iPhone 16 Pro

使用12年Android后改用iPhone:深度体验对比
在使用了十多年Android手机后,通过iPhone 16 Pro首次深入探索iPhone生态系统,这让人对这两大平台的优劣势有了新的认知。这位作者是一位资深Android用户,同时也有一定的iPad使用经验。在iOS 18的诸多改进吸引下,他怀着好奇心深入体验了iOS。本篇文章将详细分析使用体验中的核心功能、优缺点,以及对比结论。 相机控制:创新但存不足 iPhone 16系列的一大亮点是新增的Camera Control,这是一颗支持半按和全按的实体按键。这一功能允许用户直接从口袋中快速启动相机,颇具实用性。然而,这种依赖物理按压的设计也引发了一些批评。若采用仅触觉反馈的实现方式,或许可以提供更流畅的用户体验,避免因按压力度导致的照片模糊。尽管存在不足,Camera Control为苹果用户带来了全新便利,与Android设备常见的电源键双击快捷方式相比,这是一项值得称道的改进。 Face ID:逐步完善 iPhone 16 Pro的Face ID在涉及口罩或睡眠呼吸器等使用场景时表现出了显著改进。虽然早期版本因速度慢、稳定性差而受到批评,但最新版本的表现令人满意。对于有特定健康需求的用户来说,Face ID对口罩的兼容性尤其实用。然而,与Android的指纹识别相比,Face ID更多的是一种偏好选择,而非绝对的功能优势。 摄影表现:优秀但存局限 iPhone 16 Pro的相机在拍摄自然、锐利的图像方面表现出色,同时提供了内置LUT后期编辑、4K 120FPS慢动作录像等功能。与Android的Galaxy S24 Ultra相比,iPhone相机在减少快门延迟和保持结果一致性方面有明显优势。然而,其128GB的基础存储容量限制了ProRes 4K录像的使用,这对于期待“Pro”级别体验的用户来说是一个明显的短板。相比之下,像三星这样的竞争对手起步容量为256GB,苹果坚持较低基础存储的做法显得不合时宜,尤其是在售价高达1000美元的设备上。 通知系统的局限 iOS的通知功能仍然是一大痛点。与Android不同,iPhone上并没有通知图标或数字提示来持续提醒用户未处理的消息。此外,Dynamic Island的设计限制也加剧了这一问题。如果能借鉴Android One UI中状态栏数字通知计数器等功能,用户体验将会大大提升。